英模典范中国一线配资网
——段冰洁
段冰洁(1910—1940),临县中庄村人。从小随父读书。民国14年(1925),段冰洁入县立第一高小就读,民国17年(1928)考入太原第一师范。由于家境清贫,其父盼子成才心切,不惜卖掉家中20余亩土地,供其读书。他在太原第一师范读书期间,与同乡的进步青年高闻天,李西苑、任铭三、高虎如、侯振齐等过往甚密。民国23年(1934)毕业回县,先后在白文、县城任教,培养了一批批进步青年,如李生藩(朱英)、秦承益、刘继荣、郝荣升等,这些人后来都走上了革命道路。七七事变后,他和高闻天、李西苑、段映宗、贺要铤等同时参加了牺盟会,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在牺盟会工作时,整天奔走城乡,发动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,担任过牺盟会协助员,游击大队长,是临县人民抗日武装的创建人之一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段冰洁受党组织派遣加入国民党,任国民党临县县党部书记长。他活动在敌人的心脏里,处事机智,胆识过人,巧妙利用“书记长”这一职务作掩护,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。当时临县成为抗日进步力量和反动派斗争的中心区,阎锡山派赵承绶坐镇县城,与土豪劣绅相互勾结,扼杀牺盟会等进步力量。他们先列出黑名单,然后派特务冒充牺盟会在街上写出“打倒阎锡山”的标语,以此为借口,大肆搜捕牺盟会人员和进步分子。党组织为了保存革命力量,通知地下党员和在统战组织中的中共党员李西苑、高闻天、李士彬等人转移到农村。段冰洁为掩护被敌人盯得很紧还未转移的几位党员脱险,不顾自身安危,沉着机智,坚守岗位。一天下午,敌人借查户口为名,一连9次搜查县牺盟会驻地,把留在机关坚持工作的共产党员阎继武、贺逢威和一个通讯员抓走。他得知后,亲自出面营救。他身带警卫,昂首阔步,闯进赵承绶的司令部,拍案怒道:“阎继武、贺逢威既不是牺盟会的主干,又不象是共产党,把这些人抓起来岂不是打草惊蛇,贻误大事!让共产党说我们先打第一枪。”这三个被捕者在书记长的开脱下得到释放。他还给未脱险的董如元等开了出城“护照”,使他们迅速脱离虎口。当时,临县不仅有赵承绶的骑一军,还有郭宗汾的三十三军和王靖国的十九军。县长张廉也因倾向牺盟会被撤换,城内一片白色恐怖,所有的抗日组织都转移到农村去了,段冰洁依然坚守岗位。
展开剩余18%民国28年(1939)冬,“晋西事变”爆发,八路军和续范亭率领的新军取得了反顽固派的胜利。段冰洁在赵承绶的军队从临南逃前被扣押,敌人怀疑他是打进去的共产党员,用严刑拷打,他威武不屈,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。翌年1月7日,赵承绶所部撤离县城时,将段冰洁用铁丝穿过锁骨捆缚着带走,后于1月18日在中阳县白桑村将其杀害,段冰洁就义时年仅30岁。
文章来源 《吕梁名人传略》中国一线配资网
发布于:北京市粤友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